产业创新网 产业创新工作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招商投资 >> 政府招商
山东青岛高新区:大企业大项目注入发展新动能
0
发布时间:2017-05-22 浏览数:1321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腾讯双创小镇、联东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小镇、海克斯康产业园……5月17日,青岛高新区举行招商引资动员大会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一大批项目落户,共涉及80个项目,投资总额532亿元,涵盖软件信息产业、医疗医药产业、智能制造与新材料产业、互联网产业、金融业、高端服务业等六大主导产业。

  这是青岛高新区在增强发展新动能方面的又一大手笔,将对青岛高新区产业升级,实现跨越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今年以来,中央、省、市先后对新旧动能转换做出战略部署,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就是招商引资,以此形成新动能的‘项目库’,绘就新动能的‘施工图’。”青岛市政府党组成员,红岛经济区、青岛高新区工委书记王作安表示,此次大会旨在动员全区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力抓引资引技引智,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思路:提出“2311”瞄准六大产业

  创新驱动要从国家高新区开始。为此,青岛高新区提出了全面实施“2311”总体工作思路的要求:围绕打造成美丽青岛示范区、创新创业先导区“两大目标”,全面实施全域统筹、创新驱动、产业育成“三大战略”,扎实推进软件信息产业、医疗医药产业、智能制造与新材料产业、互联网产业、金融业、高端服务业六大产业的发展,以及创新创业、民生改善等“十个重点工程”,坚持重点抓好“百个项目”的奋斗目标,处处体现新动能发展方向。此次集中签约的项目,就是“2311”中“百个项目”的集中体现,涵盖六大主导产业。

  在软件信息产业方面,腾讯双创小镇(青岛)项目、大连金慧、中软国际、中兴研发中心、“中国制造2025”青岛示范园等一批龙头项目签约落地。其中,腾讯双创小镇总投资约70亿元,是以腾讯开放平台为主体融合腾讯相关板块业务为一体的集创孵、创服、创培、创星、创投、创联等六大战略体系,实践基于共享经济为目标的全新升级版双创空间。

  在医疗医药产业方面,联东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小镇项目及海唯真组织工程角膜项目等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技术先进项目签约落地。据了解,联东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小镇项目,总投资约150亿元,总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以精准医疗、生物医药研制、医疗器械、高端科技研发、高端制造等为核心产业形态。

  在智能制造与新材料产业方面,海克斯康产业园、迪玛尔海洋加速器项目等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签约落地。其中,海克斯康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4亿元,将建设海克斯康智慧技术方案中心、海克斯康智慧技术全球研发中心、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标杆工厂,大中华区总部办公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等。

  在互联网产业方面,海星人健康科技、汉拓信息技术、海洋产品垂直电子商务平台及青岛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项目等一批互联网、物联网项目签约落地,加快推动互联网与医疗、金融、政务等传统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

  在金融业方面,中国工商银行青岛高新区支行、中国农业银行青岛高新区支行、兴业银行青岛高新区支行、中建信基金及少海产业投资基金等一批金融、基金项目签约落地,为形成集传统金融、基金、互联网金融于一体的完整科技金融产业链奠定坚实基础。

  在高端服务业方面,红岛民营企业总部商务区、科标检测中小企业检测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东唐影视创意园项目二期及儿童动漫艺术剧团等一批总部经济、文化创意项目签约落地,将助力红岛经济区打造高端服务业聚集区,提升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侧重:抓主抓重实行靶向招商

  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张江汀表示,新旧动能转换要着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这就要求招商引资要有明确“靶向”。为此,青岛高新区把“靶向”瞄准了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大院大所。

  重点领域招商,即“2311”工作思路中确立的六大主导产业,将其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领域。同时,注重补链强链,什么差引什么、什么弱补什么、什么强增什么。在理清每个产业从研发到市场的路线基础上,推动从单一项目、单个企业的招商,转为打造产学研一体化、集群化,构建完整产业链的大招商格局。此次签约项目中,多家银行以及基金机构的引入,就是在补齐高新区金融方面的短板。

  重大项目招商,即盯紧大企业、大项目,瞄准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龙头和央企、知名企业,盯紧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好的龙头型、旗舰型项目,坚持靶向招商、精准施策。此外,把招大引强作为培育产业链的核心和重点,争取引进一个、带动一批,形成协同发展的“乘法效应”。落户青岛高新区的中国数码港总部基地项目,将引进国际顶级企业区域总部、国际机构区域总部等20个以上,与华为共建智慧云小镇,与腾讯共建双创小镇,就是这样具有极大带动作用的项目。

  大院大所招商,即引入优秀科研院所。已入驻青岛高新区的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3年来已申请知识产权157项,孵化智能产业公司及平台公司22家,服务企事业单位314家,直接产值近4000万元,间接产值达到12亿元,同时还汇聚了一大批高端人才,包括6名中央“千人计划”特聘专家、4名“百人计划”入选者、36名海外留学回国高层次人才等。此次签约更是引入了“中国制造2025”青岛示范园,包含有国家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青岛平台、CSIP青岛研究院、“中国芯”大厦和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将使青岛高新区在集成电路领域获得先行发展。

  改革:加快机构调整实行全员招商

  当前,区域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成为各高新区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青岛高新区打破原有招商模式,实行全新的产业链、一条龙招商模式。

  为使机构设置能够更加适应招商工作,青岛高新区按照“专门、专人、专注、专业”原则,打造适合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的“事业部制”。每个事业部既有公务员,又有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员工,专注于各自的产业方向,并可与社会平台、行业平台合作,灵活调整和组建专业化、专门化的职业工作团队。

  今年,为使招商工作更精准、更高效,青岛高新区又对机构设置进行了大调整:对重点招商领域进一步细分,将原软件与信息技术事业部拆分为软件产业事业部、信息技术产业事业部,将原蓝色生物医药事业部拆分为生物制药产业事业部和精准医疗产业事业部;对出现下降态势的产业领域撤并,将原节能技术与新材料、海工装备研发和高端装备制造3个事业部整合成智能制造与新材料产业事业部,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机构设置,实现效能最大化。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动态调整着新旧动能转换。

  同时,为确保招商引资顺利推进,青岛高新区实行领导带头、全员招商。中科研发城的招商过程就集中体现了高新区全员招商的工作效率和科学实干的工作智慧。

  为集聚中国科学院系统创新资源,青岛高新区打造了中科研发城。为此,青岛高新区首先将中科院所属的113家科研院所一一梳理,筛选出64家产业领域契合且有合作可能的院所;然后由青岛高新区管委会班子成员分别带队走访;最终,有40家科研院所有合作意向,其中15家主动回访。目前,长春光机所、中科院育成中心、沈阳新松已签约落户,另有多家单位落户协议也基本确定或正在推进。

  大企业大项目落地之后,为方便办理相关审批手续,青岛高新区专设行政审批局,为企业提供“一口受理、五证一章”的登记服务,将以往各部门间的“串联”审批改为“并联”审批,办理时间由1个月缩短至3天。目前,该局正在探索实现电子化登记,实现网上受理、网上核准、网上签发营业执照,进一步提高市场主体登记工作的信息化、便利化和规范化。

  “下一步,要继续把引资引技引智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抓紧抓好。围绕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和互补环节,继续引进一批增长后劲强、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建设新型创业创新平台,打造全市领先、全省示范、全国驰名的创新创业高地,加快迈进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青岛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主任尚立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