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网 产业创新工作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动态 >> 产业动态
武汉这一自动驾驶之城是如何炼成的?
0
发布时间:2024-06-13 浏览数:45 来源:新华网

武汉这一自动驾驶之城是如何炼成的?

新华社武汉6月12日电(记者熊琦、龚联康)输入密码坐上车辆后排,点击屏幕确认行程,方向盘随即自行转动,车辆稳稳汇入车流之中……11日晚上9点,家住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市民吴悠走出公司,用手机招来“专属座驾”,踏上回家的路途。

夜幕下,造型前卫的地标建筑“春笋”巍然矗立,标线清晰的马路宽阔整洁,“只有乘客、没有司机”的“东风悦享”无人驾驶小巴、“萝卜快跑”无人驾驶车来往穿梭,与普通城市车辆比肩行驶,未来感扑面而来。

“平稳流畅的驾驶质感,安静整洁的车厢环境,让乘客更加舒适,车辆还能灵活地完成变道超车等操作,就像一名‘情绪稳定’的专车司机。”吴悠说,第一次乘坐“无人车”还感到新奇紧张,现在已是自己深夜通勤首选。相比于传统出租车,全无人自动驾驶车不仅在恶劣天气和高峰时段保证了运力,更覆盖不少公共交通的盲区,大大改善远郊城区的出行体验。

无人自动驾驶汽车平稳驶过武汉白沙洲大桥。新华社发

在武汉,越来越多的市民和吴悠一样,看着出现在街头巷尾的无人驾驶汽车,从害怕、新奇到习惯。无人驾驶从一种未来概念,渐渐落地为更多人生活中的日常。

“聪明的车驰骋,智慧的路通达。”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相关负责人吴海平介绍,武汉近年来坚定地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快步发展。通过加快基础设施改造,布设了通信、摄像、雷达及道路环境检测器等设备,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的精细化感知,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应用和运营打下基础。

2019年,随着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揭牌,武汉按下无人驾驶商业化探索的“快进键”。通过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发布全无人驾驶商业化试点政策等举措,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行车辆数量、运行里程不断增加,跨区通行、机场高速通行等多个自动驾驶商业应用场景接连实现突破。

今年2月27日,百度“萝卜快跑”全无人自动驾驶汽车驶过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和武汉白沙洲大桥,武汉成为全国首个实现智能网联汽车横跨长江贯通示范运行的城市。

“武汉河流湖泊纵横交错,城市交通场景多样复杂,在这里测试应用无人驾驶技术,在全国推广复制意义更大。”百度自动驾驶业务部总经理陈卓表示,仅百度“萝卜快跑”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就有超300辆无人车跑上武汉街头,运行时间从早上6点持续到凌晨2点。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里程累计突破3379公里(单向里程),覆盖武汉12个行政区,辐射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自动驾驶累计出行服务订单突破158万单,累计服务198万余人次。

百度“萝卜快跑”全无人驾驶汽车行驶在路上。新华社发

无人驾驶正在成为武汉的“新名片”,而这背后是一座“老牌汽车城”的创新雄心。目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已集聚东风悦享、亿咖通、芯擎科技等100多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核心企业,建立了院士工作站、联合创新实验室和国家级智能交通技术创新中心,组建了“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联盟”,“研发+测试+应用”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闭环逐步形成。

6384497328024285925119356.gif

“今年以来,无人驾驶技术商业化和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武汉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开放测试路网的扩充和自动驾驶车辆的增加,5G通信、人工智能、高端芯片、北斗定位等产业加快集聚,武汉正抢占“下一代”汽车产业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