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网 产业创新工作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动态 >> 创新资讯
中国广西-茉莉之乡
0
发布时间:2024-05-22 浏览数:75 来源:新华网

                                                  中国广西-茉莉之乡


在中国广西,有一座浪漫的小城:每年4-10月,无边无际的茉莉花田里,洁白胜雪的花蕾点缀碧绿田畴,芬芳馥郁,香飘满城。

  这就是有着“中国茉莉之乡”美誉的南宁横州——全中国80%以上的茉莉花和茉莉花茶均来自这里。

  从两捆乘船而至的茉莉花苗,到如今的百亿元大产业,几十载光阴如梭。一朵花,凝聚着几代花农、茶人、茶商的心血,也成就了这座南方小城的变迁。

  满城尽飘茉莉香

  立夏已过,茉莉花长势愈发喜人。乘车行至横州,连片茉莉花田飘来阵阵花香,道路两旁,花农忙碌的身影穿梭往来……

  横州,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热充足,土壤肥厚,为喜温、畏寒的茉莉花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其花期可达半年之久。

  史料记载,茉莉花原产古罗马,后随佛教传至中国沿海地区。宋以来,茉莉花茶一直是中国出口海外的重要农产品。

  横州市中华茉莉园内盛开的茉莉花。新华社记者 赵欢 摄

  横州种植茉莉花年月已久。明朝中期,任横州州判的王济在《君子堂日询手镜》中写道:“茉莉甚广,有以之编篱者,四时常花。”可见当时茉莉花种植在横州已是常态。然而,新中国成立后,横州却鲜见茉莉花的踪影。记者在横州市茶馆、茶企走访时,问到花苗的来源,不少人提到了一家老国营茶厂——横县茶厂。

  1959年,横县茶厂职工、23岁的黄锦河托人从广东采购了两捆茉莉花苗。花苗乘船而至,就种在了茶厂的一块空地上。多年后,时任茶厂厂长的黄锦河看到了花茶的巨大市场潜力,决定在横州推广茉莉花种植。

  1977年进入横县茶厂工作的徐江宁仍记得当时的情形:“花什么时候能长出来,长出来又有多少效益,心里没有底。”于是,“老厂长就带头利用工作之余试着种植。”

  采摘收集的茉莉花。横州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年过七旬的徐江宁还记得当时茶厂收购茉莉花是一斤一两块钱。“当时我的月工资只有三四十块,看到种花能赚钱,积极性一下子就上来了。”

  “扦插就能活”的茉莉花,逐渐在横州形成规模化种植。横州市副市长蒙柯宇介绍,2023年,全市茉莉花种植面积达13.1万亩,鲜花产量达10.3万吨,鲜花平均价格达每公斤34元,带动34万花农增收致富。

  “窨得茉莉无上味”

  茉莉花茶属再加工茶,以茶为底,和以新鲜茉莉花,通过窨制工艺将花香融入茶中。品茶时,不见花朵,茉莉芳香却从舌尖弥漫。全球茉莉花茶生产9成基本都在中国。

  “横县茉莉花茶制作技艺”传承人谢大高告诉记者,茉莉花在夜晚开放,而鲜花绽放时释放的花香最浓郁,制茶要赶在开花之前,将已经变白的、大朵的花苞采摘下来,当晚趁开花之际窨花。

  窨制工艺将茉莉花香融入茶中。(新华社发)吴其英 摄

  窨制高品质花茶,离不开优质茉莉花。横州花农雷水平说:“日头越旺,温度越高,花质量越好,卖价越高。”花期来临时,从早晨九点起摘花至下午三四点,是雷水平等花农的日常。

  谢大高介绍,收回来的茉莉花苞,要经过养花、筛花、拌花等步骤。窨制过程往往持续整夜,而优质花茶需要经过多个窨次。窨制次数越多,茶的香气越浓郁,业内有“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的说法。并不是每个夜晚的自然条件都适宜窨制,天气不好时需耐心等待,故而优质茉莉花茶的窨制往往耗时很久。

  茉莉花茶产品。新华社记者 赵欢 摄

  上世纪80年代,中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在福建、江苏、浙江一带。1989年,在横州召开的全国花茶加工产销座谈会打出了横州茉莉花茶的名气,花期长、花蕾大、香气浓、产量高的横州茉莉花越来越被市场认可。之后,中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逐渐转移至此,各地茶商纷至沓来,花茶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目前,横州有花茶企业130多家。2023年,横州茉莉花茶总产值162.9亿元。横州茉莉花(茶)也连续多年成为广西最具价值农产品品牌之一。

  “占尽人间富贵香”

  行走横州,常见花农正午时分于花田中采摘茉莉。他们披着亮银色防晒板,身着长袖长裤,衣服两边挂着太阳能小风扇。花田里,隔一段距离便能看到一个小房间,这是当地政府为花农搭建的休息室。

  “我从小就开始种茉莉花,可以说是茉莉花养大的。”雷水平告诉记者,她目前种了4亩茉莉花,每亩每年能带来1.5万到3万元不等的收入。

  茉莉花交易市场是横州最热闹的地方:花农们扛着装满茉莉花苞的透明网袋穿梭其中,收购商吆喝价格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买卖双方达成一致后,便现场过秤、算账、结钱。芗泽馥郁的花苞在一个个摊位前堆成小山,等待装运加工。

  花农在田间采摘茉莉花。新华社记者 赵欢 摄

  为进一步服务茉莉花产业发展,横州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试点了茉莉花生产数字化项目,通过实施茉莉花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监测等项目,标准化种植的茉莉花较传统种植的花期延长40天,从而助力花农增收。

  横州也不断健全完善茉莉花系列产品生产标准体系,提升茉莉花标准化种植、加工水平,着力开展茉莉鲜花、花渣、花茎的综合利用,从单一的茉莉花茶加工向茉莉花精油、面膜、香薰、香包、花糕等衍生产品拓展。

  茉莉花产业链不断延伸,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回乡创业。广西莉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闭东海瞄准茉莉花老桩盆栽市场,与广西农科院合作培育新品种盆栽,并通过直播带货、网店等形式向外销售。25岁的李环成毕业后便来到该企业开设网店售卖茉莉盆栽。“现在客源相对稳定,每个月收入两三万元。”

  横州年轻人通过直播带货、网店等形式向外销售茉莉花盆栽。新华社记者 赵欢 摄

  通过举办“世界茉莉花大会”,横州不断提升茉莉花知名度,扩大出口规模。谢大高说,他的茶企2019年底开始向日本出口茉莉花茶,现在每年对日出口500吨左右,此外还向一众东南亚国家出口。

  蒙柯宇介绍,横州将以茉莉花全球集散中心、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国茉莉小镇等为载体,接续打造横州茉莉花这个“金字招牌”,让茉莉之乡的茉莉香飘得更“长”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