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春天的洱海,波光粼粼,沿湖景观绿意盎然,典雅古朴的白族民居建筑点缀其间,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4月1日,“万千气象看云南”网络媒体论坛相关媒体、自媒体人、摄影师等来到洱海畔,亲身感触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近年来,大理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擦亮奶牛绿色食品“金字招牌”,将奶牛养殖从大理市、洱源县洱海流域内引导转移到洱海流域外,实现洱海流域牲畜养殖数量只减不增、养殖方式分散到集中、管理水平粗放到精细、生产效益低产到高产“四个转变”。
以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积极落实省、州、市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提升绿色工业,通过科技创新铸牢“绿色”发展底色。
据介绍,该公司在大理剑川、巍山等地建立了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路子,带动农户发展奶牛养殖,促使奶牛养殖和奶业发展重心向洱海流域外转移发展。始终坚持“高品质好味道”的乳制品研究和开发,创建了国内最大的益生菌菌种资源库和国内首家企业益生菌菌种资源库,形成了发酵乳、巴氏杀菌奶、灭菌奶、饮料、奶酪和植物蛋白饮料六大系列80余种的产品结构。
为了引领“绿色”发展,2018年以来,来思尔乳业启动了总投资15.5亿元种植、养殖、加工、流通四位一体的高原特色乳制品全产业生态链建设项目,并投资10亿元,在大理经开区新建了占地283亩、年产20万吨的云南高原特色乳制品智能工厂,进一步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而在洱海生态廊道旁,环洱海下沉式再生水厂默默地处理着污水,为洱海生态治理做出贡献。
走进再生水厂的厂区,干净得仿佛是一间实验室。水厂内的处理设备通过负压抽气将臭气统一输送到生物除臭装置进行除臭处理,通过格栅去除污水中的垃圾,有效地阻隔了噪音和污水臭气,做到了与环境、与人的和谐共处。
据介绍,洱海曾一度暴发蓝藻,水质急剧恶化,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污水的肆意排放。2016年开始,大理洱海环湖截污工程正式开工,旨在截留污水、改善洱海生态。项目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参与政府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截断生活污水进入洱海,并对污水就近处理。尾水可用于城市景观用水、农业灌溉等,能有效阻断污水入湖,实现尾水再利用,促进洱海水质持续改善,项目运营取得显著成果。
洱海环湖截污治污工程按照“四水收集——末端处理——生态净化——循环利用”的原则,构建起环湖截污治污体系,实现了洱海流域污水收集全覆盖,有效解决环洱海流域集镇、村庄的污水处理问题,治污体系覆盖流域内12个镇(街道)、377个自然村,切实做到“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洱海”。近年来,被誉为“水质试金石”的海菜花,也在洱海中再次盛开——这是环湖截污治污工程取得成果的最好证明。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情”。大理正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动洱海高水平保护和流域高质量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接下来,大理州将加强美丽洱海建设,推动洱海水质改善、水生态修复、水环境保护;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全面、系统、综合治理,强力打造宜业宜居优质优良的美丽大理;坚持把“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重塑全新产业(64.880, 0.20, 0.31%)格局,提升生态的“颜值”和产业的“绿值”,让大理成为生活的福地、生产的高地、产业的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