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和冲击,进一步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国家高新区纷纷出台政策措施,从财税、金融、就业等多方面为企业送上“及时雨”。
中关村科技园区
6月16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发布中关村示范区“1+5”系列资金支持政策,为企业纾困解难出硬核实招。政策包含14个方向59项支持内容,今年预计投入财政资金17亿元左右,通过提供精准服务、给予有效支持,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主体活力,助力企业抗疫情、促研发、强内功,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为稳定经济大盘作出新贡献。
具体来看,“1”是指《关于推动中关村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若干政策措施》,是5个资金办法的统领性文件,与5个资金支持政策共同形成“一揽子”资金支持措施,与正在研究制定的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相衔接。
“5”是指推动《若干政策措施》落地的5个资金支持政策文件,分别是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关键技术创新、支持培育前沿技术企业等9项支持内容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支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支持长期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投资、引导投资机构开展早期硬科技投资等10项支持内容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支持高品质科技园区建设、支持建设标杆型孵化器等7项支持内容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支持科技成果概念验证平台建设、支持技术转移机构建设等22项支持内容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支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支持在海外设立科技园区、实施外资研发中心激励计划等11项支持内容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支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重庆高新区
为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近日西部(重庆)科学城在核心区范围内出台补贴、社保、扶持3方面12条具体惠企政策和服务措施,切实推动“助企纾困”政策直达市场主体,实现政策落地,助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补贴方面,包括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一次性扩岗补助等。其中在2022年1-12月期间,招用2022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社会保险满3个月的企业,可享受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扩岗补助。
社保方面,包括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失业保险阶段性降费、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等。
扶持方面,包括创业担保贷款、职业技能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等。其中企业符合小微企业认定标准等条件的可申请总计不超过500万元的2年全额贴息创业担保贷款;各类企业职工(含在企业工作的劳务派遣人员,下同)参加岗前培训、安全技能培训、在岗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转岗转业培训、脱产培训或参加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大连高新区
今年以来,大连高新区在积极落实国家省市政策的同时,结合区域特点,细化扶持对象和扶持标准,为科技型企业制定针对性扶持政策,以新政为支点,不断推动人才、资本、政策、资源向创新企业聚集,全力支持科技型企业在疫情期间稳岗、纾困和持续发展。
针对不同生命周期科技企业的各自需求,大连高新区灵活施策、有的放矢、便捷兑现、覆盖全面。在大中型企业扶持方面,推出《关于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指导意见》,从场地租金、人才引育、科技创新等不同纬度制定9项具体政策,提出对前沿技术研发的重大项目最高给予5000万元奖励,在人才引育方面设立了最高2000万元奖励资金,在项目固定投资方面则设立了最高3000万元补贴。
此外,针对中小科技企业、三级孵化链条企业等方面,先后制定了“补贴+减免”等不同的扶持政策,其中,符合条件的企业还可以享受30万元新登记奖励和最高20万元发展奖励。
新余高新区
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建设,更大力度地帮助中小企业特别是服务业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恢复发展,近日,新余高新区特制定《新余高新区关于有效应对疫情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政策措施(暂行)》,通过8方面38条具体助企纾困和帮扶措施,全力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在强化企业融资保障措施方面,新余高新区对企业实行红、白名单制度,为符合要求的企业优先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同时加大“财园信贷通”、贷款担保和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拓宽普惠小微贷款可用作抵(质)押物的种类和范围。
在落实助企招工稳工措施方面,新余高新区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中小微企业以及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经济组织的用人单位,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应届高校毕业生,对新吸纳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签订1年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企业,每吸纳1人给予1000元的一次性补贴。
在强化对重点项目的扶持措施方面,新余高新区鼓励政府平台公司加强与企业开展供应链合作,充分保障我区公共工程项目的原料供给,加强重点项目的资金保障;进一步完善“清单式协调”工作机制,优化重点项目审批服务,推行“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等报建手续“不见面审批”,进一步推出更多“不见面”“非接触”的线上审批服务,最大限度让数据多跑腿、企业少上门,加快项目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