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持续深入做好“三篇大文章”,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焕发新活力。特别是一批优秀的“高知”青年创业者用高科技与回报黑土的朴素愿望,在龙江大地“大显身手”,正是他们,给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的“列车”添动力。
近日,在哈尔滨中关村孵化基地,记者见到了哈尔滨深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EO、千学硬件研发及机器人技术实验室创始人杜学深。创业8年,从致力于校园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到成立机器人技术实验室,他一路创新,情系黑土。
杜学深(左一)与实验室团队成员合影。图片由本人提供。
卖电池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生长在北国的一座边陲小镇,杜学深本没有太多机会接触电脑,但“创业精神”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初中时,他所在的私立学校设有计算机课程,这个能打游戏的“宝贝”吸引了他的注意。因为好玩,对计算机逐渐产生兴趣,学习电脑相关知识,对互联网的认知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上了高中,随着随身听的出现,我做起了卖电池的小生意。”杜学深说,在校园里,大家都知道在他那可以买到电池,找他的人络绎不绝,借此“商机”,他赚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2001年,杜学深考上了黑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成为全村人的骄傲。他带着好奇与憧憬走进了大学校园,开始系统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大二时,他开了一家网吧,从此,他所做的事情都围绕着互联网展开。 杜学深操作实验室机器。见习记者崔昕摄。 6年漂泊中成长、蜕变 2005年,杜学深毕业,他选择到北京做运维工程师,随后几年时间,他辗转深圳两家巨头企业,并在工作的同时攻读了深圳大学的项目管理硕士。6年的漂泊,他收获了经验、增长了见识、遇见了伯乐,完成了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关注到校园食品安全,如果能用自己的所长打造一套信息化监管闭环系统,为学生食品安全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那将意义非凡。”抓住这次机遇,杜学深在成都加入了创业的大军。2012年,这项技术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并迅速成长为全国遥遥领先的监管体系。食物走上学生餐桌的每一步骤都依靠互联网产品硬件支撑,把传统后勤人与人的互动转变为人与机器的互动,为学生健康安全提供保障。 回归黑土转向人工智能 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已形成了一套高效、稳定的公式体系,同时,杜学深也做好了在龙江“大显身手”的准备:为家乡食品安全献力;在机器人和智能工业等领域贡献一份力量。2018年9月,他在哈尔滨正式成立了千学硬件研发及机器人技术实验室,把目光聚焦在人工智能领域。 “创办一家民营实验室,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做出一些能够改变人们生活、提供便捷的产品是我的目标。”杜学深认为,创新是创业者的必备素质,站在新时代的潮流中更要果断出击。“助力于家乡科技教育、打造一款充满未来科技的饮品店,我觉得时机成熟了。”目前,实验室已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3项、共计软著23个。 说起未来科技饮品店,杜学深眼神里满是期待。“机器人不仅够独立完成饮品调配,也可以与顾客进行有温度的交流,打造科技文化,形成黑科技潮流。预计明年形成产品雏形。”杜学深说,实验室致力于将机器人学、智能制造、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融入全新架构的硬件系统,为龙江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科技力量”。 “回到龙江后,我发现,家乡的创业环境越来越好了,孵化器也越来越多。”杜学深说,入驻哈尔滨中关村基地孵化器以来,享受了政治解读等服务,对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哈尔滨中关村基地孵化器引入企52家,涵盖机器人开发、物联网、人工智能、生物科技、软件研发等领域,实现直接投资的企业3家,为在孵企业融资超过7000万元。聘请42位行业资深专家为中关村创业导师并建立“导师库”,为在孵企业提供投融资、财税、法律、管理咨询等方面的辅导、培训,为入孵企业的培育、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助力。(见习记者 崔昕 记者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