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网 产业创新工作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动态 >> 创新资讯
无人机打农药实现无人化
0
发布时间:2018-01-24 浏览数:1615 来源:科技日报

  您有可能见过无人机拍照,但没见过无人机干活,实际上无人机应用最多的领域是——打农药。1月23日,京东公司的发布大厅里推出的一款新技术,宣称将彻底实现“打农药无人化”。这或将是第一个AI解放人力的突破口。

  从2015年开始,中国的农田植保无人机异军突起,2017年增长翻倍,未来三年预计市场规模超百亿。无人机打农药极其合适,比如柑橘田喷洒农药,无人机干一个小时,相当于80个工人劳动一天。给高高的槟榔树顶喷药,一亩地只需要一分钟。而且机器更省药更环保。从黑龙江、新疆到海南岛,全国到处都有无人机植保队在作业。

  但在蜂巢科技CEO吴国宁看来,现在的无人机植保仍不够“无人”。他在内蒙古看到,飞手(无人机操控者)“凌晨3点半起床,太阳升起之前去作业,早上10点赶回到宿舍,睡觉和给电池充电,下午继续作业到夜里10点钟左右,回来还得充电。”

  “目前无人机植保成本中,40%为人工成本。虽说是无人机,实际每台机器有2—3个人来配合,”吴国宁说,“我们想做出一款零人工干预和无限续航的无人机。”

  京东参与投资的云蜂无人机系统,在地面设置补给站网络。六旋翼的无人机,电源耗尽前会自动停泊站内,更换电池。换电池和加农药的时间,从5分钟减少到1分钟。

  另外,农田环境复杂,无人机很容易撞树或者电线杆。飞手需要长时间培训。云蜂无人机引入人工智能,在光学、声学感应和三维地形图导航下,自动飞行,避免撞树。

  “这几年随着神经网络出现,无人机能够适应各样复杂的环境。传感器及芯片也日新月异,如毫米波雷达在一年前还在一万块钱以上,现在只有一千五百块钱左右,以后还会更便宜。”吴国宁说。

  吴国宁介绍说,他们的无人机在2016—2017年共完成126万亩植保作业,为15.6万农民服务,作业跨越9个省份,涉及42种作物。目前他们已在全国设立作业网。

  2017年9月,农业部等部门发文安排6000万元,在六个省市开展植保无人机购机补贴试点。无人机已成为中国的基础农机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