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网 产业创新工作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众创空间 >> 创业就业
天津点燃创新创业火种
0
发布时间:2018-01-22 浏览数:1368 来源:中国青年报

  王胜彪喝过中关村的创业咖啡。在他看来,那是一种创新的味道,“人才、资本、技术快速聚合”。在那里,他创立了砹立方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汇聚了一批智能制造领域的创业企业。如今,在渤海湾的北塘小镇,他又找到了熟悉的味道。

  2016年11月22日,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在天津滨海新区的北塘古镇挂牌成立。规划者希望借中关村的创新基因,也在天津培育出创新原动力,并成为引领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引擎。

  一年后,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晒出“成绩单”:新增注册企业共计355家,注册资本金达到582463万元。随着百度(滨海)创新中心、京东(滨海)云创空间等一批专业化的孵化加速平台聚集,这里正逐渐成为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大蓝图下的“新地标”。

  走过许多城市,接触了各种“园区”,王胜彪发现,这是个“不光盯着钱看的地方”。

  事实上,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从建立伊始,就告别了从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招商模式,明确定位:深植中关村基因,结合天津的产业优势,点燃创新创业火种。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生命科技是园区重点发展的两大主导产业。目前,中关村智造大街、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等相继落户,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投资促进局局长韩猛介绍,落地园区的企业和机构,都是优中选优,具有示范效应。

  在与企业的交流和沟通中,韩猛清晰地感觉到,对高科技创新企业而言,吸引其落户的,不单是一点补贴或是一些政策优惠,更重要的是整个环境和生态,以及园区管理者的理念和对产业的理解。

  “必须要有国际的眼光,要对标国内创新标杆区域。”在天津中关村科技园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毅看来,这是一个有着“新理念、新机制、新政策、新方式”的“四新”园区。京津两市常务副市长共同担任科技园领导小组组长,采用“双主任”制,由滨海新区区长和中关村管委会主任共同担任主任。中关村创新创业服务资源引入天津,不单纯是复制,而是让京津两地创新政策在这里产生叠加效应,各类资源能够共享、放大。

  科技园里没有“官”。韩猛称自己其实是个“全天候服务员”,为创新企业落户铺路搭桥。管委会由京津共同管理,不定行政级别,副主任以下全员聘任,园区管理拥有最大范围的决策自主权。

  在北京中关村打拼了10多年的王胜彪,如今把家安在了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旁。因为享有“子女就学保留北京学籍”的政策优待,他放心地让孩子在离家很近的学校里上小学。

  2017年10月,砹立方(滨海)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基地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正式运营,这是公司在京津冀布局中的重要一步棋:核心研发在北京,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速器在天津。

  事实上,这样的想法他已经酝酿多年,“放在5~10年前,根本不现实”。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蓝图逐步绘成,王胜彪敏锐地注意到,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被写入了京津两地的政府工作报告,“当时觉得,时候到了!”

  如今,王胜彪每周频繁往返于两个“中关村”,“从一个办公室到另一个办公室,只需要两个半小时”,他相信,随着附近两条地铁的陆续通车,未来一个小时京津互通也将成为现实。

  如今,砹立方投资并服务的博翱经纬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整建制落户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这是一家由高等院校技术业务骨干、一线技术专家、企业加速服务专家等组成的创新联合体公司,专注于无人自组网协同技术,即无人机软件技术。来到这里,他们不仅降低了房租等成本,更重要的是在天津可以申请到长久飞行验证实验的空域。

  根据科技园人才政策,落户的本科以上人员、归国留学人员,还可连续3年领取租房和生活补贴,享受质优价廉的白领公寓。

  威努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从事工业控制提供信息安全服务,成立于2014年,生产的工业防火墙设备在杭州G20峰会、西气东输等重大活动和国家工程中均大显身手。随着业务和市场的不断开拓,公司在北京的运营成本越来越高,他们决定把一个研发团队全部搬到天津。

  深之蓝是国内首家从事全系列水下机器人自主研发、生产、销售的高科技民营企业。2017年3月入驻园区后,不仅享受到房租补贴和装修补贴,还通过科技园平台,获得洪泰基金、顺为资本等多家投资机构支持。

  大到手续办理,小到生活琐事,园内企业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在24小时内得到回复解决。

  目前,京津两地相关部门正在沟通推动将北京社保缴纳年限纳入滨海新区的缴纳年限中,并开通北京积分落户的互认通道。也就是说,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上班的工作人员将来有机会积分落户北京。

  天津中关村科技园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石七林表示,聚集政策、人才、资本、院校、企业、文化等六大创新要素,就是要构筑类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土壤环境。而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那些充满活力的高成长创新企业恰似一粒粒“适宜的种子”,正在快速汇聚、高效融合、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