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网 产业创新工作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众创空间 >> 园区规划
山东青岛高新区:“三军会师”领跑国家级双创基地
0
发布时间:2018-01-08 浏览数:1046 来源:青岛晚报

  总投资200亿元的联东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小镇、总投资70亿元的腾讯双创小镇、总投资22亿元的中国数码港总部基地、海克斯康产业园、美空网总部等纷纷落户。刚刚过去的2017年,青岛高新区全面贯彻“2311”总体工作思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以创新引领体制机制改革,成绩斐然。一年中,先后引进重点项目278个,总投资695亿;新开工亿元项目29个,竣工20个;累计引进重点项目1185个,总投资3521亿。通过在体制机制、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不断创新,青岛高新区正加速崛起。

  创新引领优化体制机制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精准发力。青岛高新区创新产业推进机制,坚持“专门、专人、专注、专业”原则,调整成立软件、信息技术等10个主导产业事业部和产业载体办等5个办公室,建立起扁平化决策、开放式运行的工作机制。“事业部制”减少了管理层级,政府职能从过去的“签字盖章”变成了“专业服务”,原来多是企业有事找“委办局”,现在多是“事业部”天天围着企业转。

  同时,内部机构设置也得到优化,新调整成立经济发展与促进局、行政审批局、综合执法局、人才服务和教育体育发展局、东片区社区服务中心等5个部门,实现行政效能提升和城市管理、人才服务的精准化。

  高新区还在青岛率先实施企业注册“一口受理、五证一章”改革,企业设立时间压缩至3天以内。在青岛推行首个区市级国地税一体化联合办税服务,探索实行建筑工程项目竣工联合验收新模式,竣工验收时间压缩至30天以内。深化“互联网+行政审批”,行政微审批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在全省首家推行企业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

  不断创新的工作机制,不断优化的创业环境,让高新区受到企业和投资者的青睐。与华为共建智慧云小镇,与腾讯共建双创小镇,还有中国数码港总部基地和联东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小镇……这些几十亿元、上百亿元的项目正在彰显强大的产业龙头作用,迸发出协同发展的“乘法效应”,助力青岛高新区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实现跨越发展。

  创新创业生态圈引领发展

  高新区、海尔海创汇都是国家级双创基地,发力青岛高新区双创事业。2016年4月19日,海尔海创汇 “创业+”孵化基地正式在青岛高新区揭牌并投入运营,优秀的孵化基地经营经验和常年打造的政府、企业、高校创业资源多方共享共赢生态圈,让如今的孵化基地内“百花齐放”。 2017年6月21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青岛高新区正式获批建设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并在科技部的评选中首次入选全国高新区十强。

  去年9月,青岛高新区与山东大学、海尔集团等3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签署三方协同创新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通力合作,共同服务青岛市“三中心一基地”建设,共同推动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力争将青岛高新区打造成政企学研用协同创新及联合创业孵化的一面旗帜,在全国范围内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三路创新创业大军会师高新区的盛大局面,这在全国也属罕见。

  创新力量推动产业提升

  第一波落地的科创大项目正在发生“化学反应”。 2016年4月,青岛与济南、淄博、潍坊、烟台、威海6个国家高新区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完善和发展离不开科研机构的智力支持,在此背景下,中科青岛研发城迅速崛起。像中科青岛研发城这样的项目在高新区还有很多。目前,青岛高新区已集聚了包括青岛市光电工程技术研究院、青岛工业软件研究所、中科院声学所青岛研发基地、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长光青岛应急技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基地等5大中科院的院所。据不完全统计,青岛高新区中科系科研院所共集聚高端科研人员243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6人,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79项,搭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30个,先后参与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96项,引进、设立产业化公司33家,与青岛市企事业单位开展技术合作139项,直接创造产值7219.81万元。这些中科系“顶级研发”的成功转化,直接驱动了北斗导航、工业互联网、智能交通、智慧物流等多个高端产业在青岛加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