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下午5点,北京海淀区宝盛东路多牛传媒中心。在一层大厅左侧以中国地图为底板的大屏上,密密麻麻的光点不断变换、闪烁,显示着多牛传媒实时广告客户分布情况和广告位余量。
这里是北京多牛传媒的所在地。去年3月11日,多牛传媒在新三板挂牌交易,成为中国新三板市场中第一支传媒大数据股。它标志着老牌IT垂直网站DoNews的成功转型,挂牌吸引了诸多目光。今年7月15日,多牛传媒发布了拟申请终止新三板挂牌的公告,提到的原因是“为配合公司业务发展需要”。
伴随着DoNews以及多牛传媒的成长与发展,记者出身、现任多牛传媒董事长的王乐也用十余年的时间完成了从传统媒体人到传媒大数据公司董事长的转型。临危受命,抵押房产,寻求转型……十余年的时间里,经历坎坷与磨练,他从一个意气风发的记者变身为踏踏实实的创业者。
回顾自己的“转身”,王乐说:“创业过程充满了未知,创业者必须要学会顺势而为。”今天的多牛传媒,在保留内容平台的同时,定义自己为“大数据及商业智能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
临危受命
多牛以及王乐的创业故事起始于DoNews。创立于2000年的DoNews是中国最大的IT写作社区,曾被誉为“互联网的守望者”,开创了中国IT垂直网站的黄金时代,马云、马化腾、李开复、李彦宏等都曾在该网站开设过专栏。2005年,被计划上市的千橡集团看中并纳入麾下,一时风头正健。
也正是在这时,包括王乐在内的DoNews创始团队加入了千橡集团。2002年入行做TMT(即科技、媒体和通信)记者的王乐从《经济观察报》辞职,曾经在DoNews兼职做的事变成了他的本职工作。他开始负责媒体化经营,同时参与千橡旗下人人网的运营工作。
人人网上市以后,集团内一些其他资产如donews、糯米、56、猫扑等面临剥离、出售的命运。
在DoNews生死存亡之际,王乐思虑再三,决定尽全力保全自己倾注了多年心血的媒体。2009年1月,他来到静安中心千橡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一舟的办公室,提议由自己运营DoNews,并自负盈亏。
“那时候年轻,就是一个愣头青,觉得这个事情已经在做了,不能停,”王乐解释当初的创业决定,说道,“我当记者的时候天天写东西,每天不写几篇原创就不行,哪天要不写了就浑身不自在。”
其实,曾就职于天极、《计算机世界》、《电脑报》、《经济观察报》的王乐是TMT行业内有一定知名度的记者,离开DoNews找其他出路对他来说轻而易举。出于对它的不舍,王乐选择扛起重担。
然而,真正创业后,他才发现自己是“无知者无畏”。2009年,中国平面媒体的黄金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不少网络媒介如暴风影音、QQ等作为新兴的“媒体”涌现。后者通过“弹窗”等方式获取了海量用户,老牌媒体遇到了空前大的压力,其中就包括一直以内容为中心的DoNews。
在刚刚接管DoNews的那段时间里,王乐东奔西走,拼命“刷脸”求生存,却收获甚小。王乐感觉到很难受:“别人不是在平等地看待你,不是把你看作商业伙伴,而是兄弟,只是在表示一下支持。”
此时,王乐艰难地探索着转型和变现之路。
背水一战
从寸土寸金的静安中心搬到北环中心大厦,在保留媒体人的激情的同时,王乐变得更加务实,工作也愈发勤奋。最初的日子里,每天大约6:30,王乐就已经上岗,开始“连轴转”的一天——转载上百篇,原创两三篇是常有的事。有时,王乐还要四处拜访,以求吸纳人才,优化团队。
两年后,经过王乐的努力,DoNews终于挺了过来。随着其他团队如新媒体营销团队的加入,团队从七八人增长至四五十人,业务范围扩大,效益也有明显增长。
然而,到2012年,新的问题摆在了王乐面前:一方面,媒体继续发展需要更多资金注入;另一方面,已与千橡集团主营业务渐行渐远的DoNews难以得到集团的注资。令其裹足难前的难题是,由于隶属于千橡,外部资金很难进入。
这一次,王乐决定“背水一战”。
为了从千橡集团购买DoNews资产,以便融资,王乐不得已将自己唯一一套房产抵押给银行。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那时,王乐的房贷刚还完不久,第一个孩子又正好降生,正是急需用钱的时候。王乐对家人倍感愧疚,好在家人都表示了理解和支持。
王乐至今对妻子的一席话难以忘怀:“三十岁出几百万拼搏一次,中国十几亿人里能有几个人?如果不去试试,你一辈子都会后悔,大不了从头再来。”
在家人的支持下,创业者的血性压倒了一切。王乐顶着可能资不抵债的压力,与另一位创业伙伴姜楠一起,以数千万元的估值买下了DoNews大部分资产。公开材料显示,2014年1月,王乐、姜楠拿到了公司85.71%的股权,千橡集团持股比例下降至14.29%。
融资的障碍终于被挪开了。2014年4月,由深创投领头,河北红土创投、石家庄红土冀深创投、北京乐视星云投资中心、北京国泰嘉泽创业投资中心、青岛静远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跟投,共计对DoNews所属的斗牛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投后资产估值15,666.67万元。这一年,DoNews营业收入达到4,288.46万元,净利润501.36万元。
2015年,已由北京斗牛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改名的多牛传媒,正式进军大数据广告市场。
2016年3月11日,多牛传媒在新三板挂牌交易。
……
多牛传媒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顺势而为
多牛传媒之所以成功,源于两位创始人对传媒以及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大趋势有清晰的认识。“媒体失去了分发能力,再像以前那样指望内容变现,自动形成流量分发是异想天开的事。”王乐总结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的劣势时说道。
与此同时,在他看来,媒体不会死亡。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终端的普及使得所有人消费新闻的时间大大增加。在这种大好的形势下,媒体不挣钱只能说明其传统小作坊式的商业模式——自己写,自己发,自己卖——已经过时,正如音乐不死,但以唱片公司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已被取代。
“互联网业务的核心本质是流量生意,最高效率的流量变现是一个公司的核心,”王乐说道,“没有互联网就没有DoNews,我们既然与巨人同行,是互联网的守望者,就在思考能不能做一个服务者,向‘挖金子’的人送点‘水’。”
在流量为王时代,王乐选择“顺势而为”,日渐为多牛传媒摸索出一条有为之路。
多牛以传媒为基础,衍生出新媒体营销、数字广告、大数据研发及服务等一系列业务。依托技术支持,多牛与诸多媒体合作,一方面帮老牌门户网站销售长尾资源,另一方面也帮助新兴媒体建立广告业务形态,完成变现。现在,多牛传媒为澎湃、今日头条、搜狗、百度、神马、斗鱼、小米等众多客户服务,每天的用户行为数据接近两亿条。
“内容即店铺,流量即收入。”王乐补充道。未来,在进一步服务“流量”的同时,多牛还计划推出一个聚合新闻端,并继续强化自有媒体矩阵,以图在内容上更有所作为。王乐认为,IP化的头部内容创作、自媒体写作、机器编发(如财报)等将会是未来内容生产的三个层次,而推荐算法平台及与之相对的聚合新闻端则会是未来传媒产业链中分发渠道的两端,每一层次、每一端都缺之不可。
在专访最后,王乐还以过来人的角度,对内容创业者或期望转型的媒体人提出了三点建议。
其一,一旦准备创业,媒体人应当切换整个思路,做好“在社会中重启”的准备,因为规则已然改变。
其二,要务实,因为创业面临的是生死问题。做什么事,能不能挣钱,能支撑多久……对这些问题都要有清晰的认识。
其三,不要独狼作战,做企业需要一个团队;同时,也不能媒体人扎堆,团队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大家资源差不多,能力差不多,僧多粥少,两个和尚就难,三个和尚就完蛋了,”王乐总结,“媒体人创业一定要找到恰当的合伙人,找到一支团队,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