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网 产业创新工作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众创空间 >> 创业就业
集聚资源 让“双创”之花开遍盐阜大地
0
发布时间:2017-11-29 浏览数:1423 来源:新华日报

  创业,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区域竞争的制胜之道。5年前,盐城市委市政府实施全民创业发展计划,聚合行政资源,810万盐阜儿女秉承不怕吃苦、敢于开拓的实干精神,用辛勤和汗水浇灌出全民创业的累累硕果,谱写出一曲曲奋发进取的精彩篇章。

  聚合行政资源推动创业

  针对全民创业涉及行政资源分散、统筹协调复杂的状况,盐城聚合多方力量,统筹各种要素,着力构建“三大体系”,形成推进合力。

  组织领导体系。成立市全民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市人社、经信、财政、工商等30多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明确牵头部门,强化部门职责,建立运作机制。

  部门职责体系。根据盐城实际情况,明确将大学生、科技人员、在外务工人员、青年、妇女、农民、下岗职工和转退役军人八大类作为创业的重点群体,并结合部门职能情况,分别由市农办、科技局、人社局、民政局、团市委、妇联等6个部门进行重点培育、分类推进,做到职责清楚、目标明确。

  督查考核体系。将全民创业工作纳入全市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对政策兑现、创业服务、创业成效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核。市委市政府督查室每季度对全民创业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计划落实情况、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督查,并对督查情况进行反馈与通报,达到点上推动与面上促动的目的。

  打造新兴文化引领创业

  针对部分创业群体顾虑较多、信心不足的状况,盐城倾力打造“三宽”创业文化:

  一是“宽厚礼遇”。连续三年举办创业之星大赛及颁奖活动,并按照类别举办科技、高层次人才、大学生、巾帼、网络等创业分赛,累计推出各类创业典型1000多人,营造尊重创业、礼遇创客的浓烈氛围。

  二是“宽容失败”。为了让更多创业者敢创业,市财政专门设立5000万元的创业风险补偿基金,对全市镇村工业园区新注册登记两年内初创失败企业的设备投资按照20%进行补偿,由市、县(市、区)两级按照3:7的比例配套,单个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补偿。

  三是“宽松准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实施注册资本“零首付”;在全国率先开展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改革试点,在全省率先实行农民专业合作社简易注销改革试点;在全省率先开展个体工商户简易开业登记。实施“先照后证”改革,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进一步放宽经营场所登记条件,降低创业门槛。目前已办理“住改商”登记近2000户。

  培育市场主体投身创业

  近年来,盐城市场主体增长迅猛,特别是新登记私营企业数的年增幅都在20%左右,增幅居全省前列。在壮大创业主体方面,盐城突出三个字:

  “引”。重点吸引返乡创业、人才创业。抓住盐城有120多万在外务工人员的特殊优势,把吸引有技术、有市场、有资金、有能力的外出务工能人回乡“就业型创业”作为重中之重,在长三角、东北地区等盐城籍务工人员集中的城市成立“盐城市在外创业务工人员服务中心”,市政府在南京专门设立盐城在宁创业务工人员服务中心,并连续三年组织开展春节期间返乡创业春晖行动,先后吸引2万多在外人员返乡创业。大力实施“515”三年引才行动计划,对大学生、专门人才、领军人才来盐创业给予生活补贴、社会保险补助、住房补贴等多项优惠和服务。已累计引进近千个领军人才(团队)项目。

  “育”。连续三年实施万名大学生创业培训工程,连续三年开展创业培训“进高校、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实现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创业意识培训全覆盖、城乡有意向创业者创业实务培训全覆盖。今年,在全省首家在清华大学组织开展创业精英人才培训班。同时,通过举办创业沙龙、项目路演、导师分享会、创业训练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创业者的成长。

  深入开展优秀小本创业项目评选活动、返乡创业项目征集评选、大学生创业项目评选活动。参加“创响江苏”创业大赛,盐城选手万俊波荣获大赛第二名。今年,人社部从中国创翼两届大赛奖项中评选出10名典型创业者授予“创业明星”称号,盐城海归大学生何杭荣获“十大创翼明星”称号。

  “孵”。充分发挥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众创集聚区等各类创业载体的孵化作用,仅今年新增各类创新创业团队100多个,新增创客500多家,新增入孵企业200多家。京东“中国特产·盐城馆” 、淘宝特色中国盐城馆、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盐城馆、邮乐网盐城馆成为孵化电商创业的重要平台,已入驻商户200多家;全市21个电子商务集聚园区,入驻园区的企业超过600家。

  提供要素支撑扶持创业

  针对创业所需,重点着力提供三个方面的要素支持:

  一是政策支撑。2013年以来,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全民创业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大全民创业激励力度的意见》等十多个文件,形成了市场准入、主体培育、载体打造、政策支持、产业导向、要素供给等完整的创业政策体系。今年,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聚焦富民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的十条政策意见》,进一步加大对创业的扶持力度,让创业者得到更多的实惠。今年1-8月份,全市已有1万多人次享受到近2亿元的政策扶持。

  二是资金支撑。市财政设立高新技术产业绿色发展母基金等7项基金,总规模达35亿元,建立了创业贷(成长贷)、科技贷、盐信贷,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努力为创业项目提供更多的资金。将创业企业和中小企业信贷投放业绩纳入全市银行机构考核奖励办法中,鼓励金融机构设立创业银行,针对各类不同群体需求设立“青年创业风险池”“巾帼贷”“大学生贷”“村官贷”等创业金融产品,加大创业贷款投放规模。定期组织开展“金融超市”进镇村、进园区活动。

  三是载体支撑。目前,全市已建设市级以上众创空间备案72家、众创集聚区9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24家;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40多个,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4家、省级孵化器14家。建设中小企业园区138家,建成标准厂房1735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个,省级创业示范基地26个。电子商务产业园、创业园、孵化中心等各类电商创业载体也蓬勃发展,全市已有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6个,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