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高达15亿元人民币的融资让市场的目光聚焦到了智慧停车产业——阳光海天今日宣布已完成由美国华平投资集团领投,红星美凯龙集团跟投的新一轮融资。
对于停车难的问题,大家都不陌生。由于我国停车行业发展起步晚,停车位远低于实际需求量。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我国大城市小汽车与停车位的平均比例约为1:0.8,中小城市约为1:0.5,远低于发达国家的1:1.3,目前我国停车位缺口超过5000万个。
如今,在政策和资本的双重助力之下,停车产业或将迎来整体的变革。
供需矛盾突出 万亿级市场待挖掘
“中国过去五年,中国汽车保有量是在以11%左右的速度增长,实际可能更高。”华平投资执行董事张其奇引用了一组数据作为采访的开场。在他看来,如此快速增长的车辆保有量,是促使停车产业蓬勃发展背后的巨大动因。
从北京市场来看,一份停车资源普查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市城镇地区最终核定车位总数为382万个,其中居住类车位219万个,全市城镇地区居住停车缺口达129万个。
而《深圳停车大调查工作报告》亦显示,目前深圳全市居住类及含有居住属性停车泊位约为135.5万个,按刚性停车需求设施供给标准(停车泊位:小汽车保有量=1∶1),居住类和含有居住属性混合物业的停车泊位总数应达到312万个,缺口176.5万个。
比例失衡的原因之一是总量不足。数据显示,北京居住停车需求与居住停车位比例为1:0.63(应为1:1),出行停车位比例为1:0.42(应为1:0.2)。
华平投资合伙人、亚洲地产业务负责人周知表示,正是需求的存在,促使中国停车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他预计,未来5年中国停车管理市场将以每年18%左右的速度增长。
张其奇还说,“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中国的停车市场还有很大的市场,发达的国家停车场的市场规模基本占到整个GDP接近1%的水平,如果这样推算,中国可能蕴含着万亿级的市场待挖掘。”
政策红利释放 资本竞相下注
自2015年起,停车产业政策红利便集中爆发。在政策支持下,地方快速扩展停车位建设。
据统计,2015年全国共有129项停车政策和法规标准开始实施,范围覆盖81个省市。政策标准涵盖收费、停车场建设管理、建筑物停车位配建标准、鼓励优惠政策、地下空间产权政策、停车场规划设计标准、机械式停车设备标准等多个方面。
国家发改委、交通部此前发文提出,“十三五”期间将以交通枢纽、居住区、商业区、医院、旅游景区等为重点,建设停车楼、地下停车场、机械立体停车库等集约化停车设施。新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外围站点配套建设停车场,已运营既有线路具备条件的站点加快增建停车场,每年新建公共停车位约200万个。
需求、政策的种种利好催生着停车存量增量资产的巨大开拓价值,也吸引了各路资本的进入,整体行业发展提速。
根据贝恩停车产业报告显示,仅2016年,停车行业收入规模已达4200亿元。贝恩预计,到2021年,停车市场整体规模将达万亿,其中,商业体规划车位收入7800亿元,路侧停车位收入将超过2000亿元。
阳光海天停车产业集团董事长闫亮认为,这意味着对中国停车市场的规模以及停车产业的价值的认知已经在资本层面达成共识。
全方位运营 实现多元化增值
“停车场同时具备不同业态地产重要配建设施以及日常生活频繁经历的空间场景的双重属性。因此,对停车场进行体系化的管理、专业化的服务、前瞻的运营模式和多元化的增值开发将全面推动地产商业和经济价值的持续增长。”闫亮表示。
“在资产荒的背景下,停车资产将是下一个价值洼地。”闫亮认为,经过近几年持续的宏观调控后,寻找可投资的资产难度不断加大。因此,能带来长期稳定现金流的停车资产将成为下一个目标。例如,利用Reits等金融工具,为停车资产带来金融属性。
据了解,本轮资金到位之后的12 个月之内,阳光海天将投资不少于10亿元用于停车位的经营权置买、产权抵押、产权收购。经营权置买是指向客户或业主购买停车场或停车位长期经营权即用停车场未来的收益进行融资。产权抵押则是针对有独立产权的停车场,产权抵押加经营权购买同时进行;产权收购和回购则是指阳光海天购买对方一定年限的运营产权,通过这种方式来为拥有停车场或停车位经营权的客户提供资金援助。
周知认为,过去的很长时间,中国停车位的资产运营受限于政策等因素,成为中国地产行业为数不多的资产价值未出现明显上涨的细分行业。因此,在停车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通过提高对停车位的有效利用和管理,将大幅提升资产的运营效益,从而推升其资产价值。
不过,在资本竞相看好停车产业的同时,北京停车产业协会管理专家委员会主任刘保君也提醒道,停车产业虽然前景广阔,但应警惕资本跟风,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建设。现阶段停车产业仍然面临一些问题,需要从体制上来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