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网 产业创新工作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动态 >> 创新资讯
在充溢“宁波帮”气息的土地上播撒梦想 宁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结硕果
0
发布时间:2017-11-13 浏览数:915 来源:宁波日报

  2017年9月18日,宁大学子获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1金2银1铜,总成绩全国第八,并获“先进集体奖”。

2016年5月14日,宁大创业班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人生规划。

  “怎么又是宁大”?日前,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行,现场有观众忍不住这样说了一句。宁波大学在此次大赛中获得1金2银1铜的好成绩,总成绩位列全国第八,并获得“先进集体奖”,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实现“互联网+”国赛的新突破。宁波大学还获得大赛“先进集体奖”,全国仅20所高校获此殊荣。

  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对于这所年轻的大学已经不陌生。据统计,该校在首届全国“互联网+”大赛中获金奖1项(全国仅30项),在第二届该项赛事中以4项银奖位列全国排名第14并获先进集体奖。在“挑战杯”系列赛事中,2011年宁大列入全国发起高校行列,2012年与东道主同济大学并列全国第一,2013至2016年宁大连续四年蝉联“优胜杯”,获此成绩的全国高校仅8所,宁大是唯一一所非985高校。宁大还涌现出“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徐毅等一大批创新创业典型。

  宁大党委书记薛维海认为,“宁波大学一直致力于一流的人才培养,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上,宁波大学逐渐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子。”2001年,该校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2005年,成立创业指导中心;2008年,成为全国30个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之一,“以第二课堂的有机整合为侧重点”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内五大创业教育模式之一;2016年,在“中国大学创业竞争力排行榜”中排名第21位,非985高校中排名第2位;2017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校园文化 孕育学子创新创业

  如何给牛羊一张身份证?这是此次宁大获金奖的“尚观科技:打造畜牧业智能化管理系统”项目回答的问题。其“掌门人”是年仅26岁的徐鹏华,他来自宁波大学机械学院,在宁大期间相继创立了哦洗衣、优询科技、宁波尚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征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创业者;他还走出宁波走出浙江,将业务扩大到全国多个省市,他的公司先后开发了北斗“海上伴侣”系统、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畜牧业 RFID 管理系统等多个信息化系统,并相继为广大渔民及西藏通管局、中石油、好当家集团、恒大地产等多家国内知名政企机构提供服务……

  “回家之前,手机可以提前打开家里空调,一到家就能享受舒适的室内温度;准备停车时,远程控制车库门会自动开启,停车过程畅通无阻……智能家居时代已经来临,这也是我们创业团队关注的焦点和未来主攻的方向。”这是在首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金奖的宁波大学创业新秀厉刚的创业方向。厉刚是宁大08级信息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从刚入学时创办旅游工作室到2010年成立宁波江北星科通信工程有限公司、2013年成立宁波星宏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他目前已获得5项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线下分销网点达116家,产值1100余万元,在智能行业内一炮打响。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取得了金奖后,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宁大考察时,直呼“不容易”。

  “一批批创业学子的涌现和学校的校园文化有着很大的关系”。宁波大学校长沈满洪说,“地处东部沿海的宁波,曾经走出了一批商帮人士,他们被称为‘宁波帮’,他们身上的‘爱国爱乡、创新创业’精神鼓舞了这个城市的大学,宁波大学是‘宁波帮’捐建起来的,校园文化教育中也注入了这股精神,形成了‘爱国爱校,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据了解,该校现有“宁波帮”人士捐建大楼50多栋、设立的奖学金20多项、开展“宁波帮”文化节10届、原创“宁波帮”题材话剧10余部,使全校师生深受“宁波帮”创新创业精神感染和激励。据了解,一年一度的“宁波帮”文化节也成了宁波大学的传统节日。“宁波帮”精神的教育也融入课堂教育和学生社会实践当中。

  除了“宁波帮”精神的鼓舞外,地处沿海开放城市的区域位置,浙东文化里的经世致用精神都孕育了开放、包容、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在无形中以潜移默化方式浸润着一批批跨入这所大学大门的学子。

  顶层设计推动学子创新创业

  “除了有着‘宁波帮’的创新创业血统,我们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很早,保障制度建设也相对完善,为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薛维海说。

  宁波大学于2007年就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的“十年大计”。学校实施“双组长制”的“一把手工程”,成立以书记和校长为双组长的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并先后出台《中共宁波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意见》等30多个文件,明确提出创新创业“6425计划”,即学生参与创新实践人数超过60%,参与学科竞赛人数超过40%,参与创业实践人数超过20%,创业率达到5%。此外学校于2015年成立创新创业学院,由校长担任院长,整合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研究生院、商学院等部门(学院)力量,构建“五大机构协同”和“校院两级联动”的工作机制,系统推进全校创新创业工作,凝聚全校之力,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资金、制度、场地等全方位保障。

  宁大还深耕第一课堂,建设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2009年起学校推进探究式教学方法改革,并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内容。之后学校开始研发创新创业教育系列课程,启动“新增20门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和3门创新创业通识核心课程”的建设工作,并于2016年开展《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试点工作。在课程评价和学制方面,学校鼓励多种形式的课堂考核方式,增加课外阅读、案例分析、实践研习等在成绩中的比重;实施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年限最长为七年。学校还通过全员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立创新班和创业班人才培养特区、实施“双百导师”计划等有效举措,将创新创业教育切实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立足“三平台+三体系”建设,宁大全面提升创新创业指导服务质量。一是建立以“宁波大学1986创梦园”为核心的创业孵化平台。二是打造“实验中心+实验项目”互为融合的创新实验开放平台。学校拥有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70个,建有12家省级校内实践基地,已建成创新性开放实验项目305项,全校每个学科性学院均有创新性开放实验项目供学生选修。三是构建“项目+竞赛”多维度互动的创新成果培育孵化平台。此外宁大还建立了以“创新创业驱动中心”为载体的创新创业转化体系、“递进式分层分类”的实践指导和服务体系以及具有“宁波帮”精神特质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体系。

  “正是创新的顶层设计,激励了每一个跨入宁大校门的学子持续不断地走向创新创业之路。”薛维海说。

  敢于追梦激励学子创新创业

  “梦想一定要有,万一实现了呢?”在宁波大学里带出厉刚、王翼、巍睿、徐鹏华等一批创新创业学子,被称为“创业师父”的俞金波老师十分鼓励学生“敢于做梦”。俞金波喜欢有韧劲的学生,“大学生创业必须要有韧劲、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任何时候都要大胆、认真地做,输了并不可怕,因为创业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游戏。”

  这对徐鹏华而言,感触更多,4年的创业经历中,他曾因为社会经验不足,第一桶金被人骗走,也曾因为对公司架构不了解而碰上人事危机。种种失败却让徐鹏华越挫越强。他本次参赛项目“打造畜牧业智能化管理系统”的灵感就是来自之前项目中和牧民推广业务时的交流。相关公司成立于2015年,直到今年才迎来明显的盈利期。这中间,徐鹏华想了很多办法,靠外部合作等方法帮助公司熬过了资金链紧张的“寒冬期”。徐鹏华把创业的这些日子形容为“跌跌撞撞的成长”,他说,他并不后悔当初创业的决定,同时对创业这件事有了更多理性的思考,他认为宁大赋予他的创业梦想是他永远的动力。

  宁大人敢于追梦。借助优异的成绩,宁波大学把创新创业作为了学校的特色之一。当然,在当今全社会都崇尚创新创业的大潮之下,这样的定位已经不能再被称为“特色”了。但沈满洪却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并不是必须追求所谓的“特立独行”,关键在于和当地的社会经济环境乃至历史文化相吻合。“从我们学校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区位优势来说,宁波一直都是创新创业的沃土,我们所在的宁波市,也是国内产生科学家、企业家最多的地区之一。”沈满洪说,“我们最终的结论是,我们的人才培养定位就是创新创业人才。”

  成效很明显,在“爱国爱校,创新创业”文化的激励下,除了创业学子的成长外,近年来宁大还涌现出一大批校友企业家反哺母校助力发展,学校在2017年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中名列全国第33位、浙江省第2位。2017年,宁波大学被教育部评为“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这既是学校对十多年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一次全面总结和提炼,也是宁大人发扬创新创业精神、不断攻坚克难创造业绩的一次创新人才培养成果展示。

  梦想是远行的航标,宁波大学将秉持“创新驱动创业,创业成就梦想”理念,进一步凝练创新创业人才“融合递进式”培养特色,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再上台阶,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道路上越走越自信。

  属于这所年轻大学的一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之路才刚刚起步……

  相关链接

  “创业路上,母校助我前行”

  创业者档案

  姓名:耿俊迪

  出生年月:1992年3月1日

  性别:男

  创业公司或者项目名称:宁波智迪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学院: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学历学位:研究生

  专业班级:结构工程15土木研究生班

  不久前,刚刚结束的浙江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上,宁波大学建工学院结构工程研究生耿俊迪摘得创新创意类一等奖。取得这个沉甸甸的奖项,耿俊迪说:“是学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助力了我成长”。

  2015年耿俊迪进入宁大,他马上感觉到校园里有着浓厚的创业文化气氛,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他和他的团队开始研发建筑施工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室内智能抹墙机。研发市面上没有的设备会比模仿别人的设备困难很多,研发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对于一个没有加工设备经验的学生团队来说,寻找材料商和加工厂是面临的最大困难。但耿俊迪所在的建工学院一直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特意为耿俊迪提供了行业校友的资源,还推荐了相关公司的产品工程师为耿俊迪今后免费提供生产方面的咨询。学院还为他们提供临时研发场地和2万元的启动资金。历时两年,他的团队终于拿出了令人满意的产品,它具有质量好、设备轻、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目前已获得4项国家专利。

  成果出来后如何创业?带着困惑,耿俊迪参加了学校的创业班,课程的内容包括创业项目评估、商务沟通与人力资源开发、市场营销、会计与财务、风投与融资、电子商务创业、新媒体运营、知识产权管理等,同时结合企业全面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战培训,期间安排创业考察、企业家沙龙活动、校外创业导师公司实践实习等内容。通过创业班的考核,学校帮助他对接了一名专业教师和创业教师作为他们团队的技术顾问和创业导师,解决了在创业途中可能遇到的细节问题。

  “宁波智迪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如今是国内唯一拥有组装式抹墙机知识产权的企业,它的出现离不开母校的帮助。”聊起创业经历,耿俊迪感慨地说:“从一个创业想法到产品设计再到测试应用、成立公司,母校给了我们强大的后盾支持,让我们在创业的跑道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