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网 产业创新工作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动态 >> 产业动态
科技创新上海如何走好“先手棋” 市委一号课题成果诞生记
0
发布时间:2015-05-28 浏览数:1865 来源:中国上海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五月,繁花似锦,充满生机。今年的五月,对上海而言,更有一番“人倍忙”的振奋,“覆陇黄”的喜悦。

  历时一年课题调研,上海《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日前正式出台,这也是今年市委一号课题结出的重要成果。根据《意见》,到2020年前,上海要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体系;再用10年时间,着力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最终要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对此,《意见》制定了清晰路径,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也是在这样一个生机盎然的时节,去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要求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他指出,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牛鼻子”怎么牵?“先手棋”如何走?总书记给上海出了一道考题。

  整整一年过去了,围绕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交出了怎样一份答卷?

  审题,加强学习系统领会总书记的“考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对总书记的考题,全市上下加强学习,系统领会,深化认识,这便是“利其器”。

  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三个“牢牢把握”——“要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尖水平,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有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要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要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加强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创新条件建设,完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机制,让各类人才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深刻含义和深切期许?

  去年8月12日举行的市委常委学习会上,市委书记韩正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三期叠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放大的阶段,跨越这个阶段,根本出路在于创新驱动发展。我们要全面系统领会总书记对上海工作的全新要求,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在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我们必须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智慧,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率先攻坚克难,在推进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勇于先行,努力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为国家多做贡献。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被确立为2015年市委一号课题,这是本届市委第一个跨年度进行深入研究的一号课题。课题组由市委书记韩正担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市委副书记应勇担任副组长,相关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参与课题研究。市长杨雄牵头主要负责目标、任务、体制机制改革、重大战略项目和基础工程等研究;市委副书记应勇牵头主要负责创新人才发展研究。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应该是啥“模样”?深入学习、讨论、调研、思考之后,蓝图渐渐清晰起来。三个层面的内涵“支”起了科创中心蓝图的框架:

  一是具有全球影响力。上海要站在全球视野思考问题、参与国际竞争,既要在尊重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规律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也要走出一条符合国情和上海实际的路子,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二是科技创新。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正向世界的中心舞台迈进,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支持未来发展的动力正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这就需要科技创新。上海应当在这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三是中心城市。上海必须站在国家发展全局的角度谋划各项工作,始终立足国家战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必须充分体现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关键要能够辐射带动更广大区域创新发展,能够为国家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供科技创新的坚强支撑。

  今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对上海提出“四个走在前列”的要求——在以开放促改革方面继续走在前列;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继续走在前列;在创新社会治理方面继续走在前列;在从严管党治党方面继续走在前列。要求上海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深入领会总书记的要求,全市上下进一步凝心聚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择天下英才而用之……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更明晰、重点更凸现。

  开题,深入调研将政府部门作为“第一站”

  一个细节,令许多人记忆犹新,也铭记在心——去年5月,总书记在沪考察,离开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前,他对大家说,正值马年,祝大家万马奔腾,快马加鞭,一马当先,马到成功。

  快马加鞭,只争朝夕。

  围绕“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课题,市领导马不停蹄、深入调研。先走哪家?政府部门是“第一站”。因为推进改革创新,首先要从政府做起,政府部门带头革新,才能有力助推体制机制障碍的破除。

  市委书记韩正在市经信委、市建管委会、市商务委、市发改委等部门调研时指出,“我们要主动适应新事物,而不是要求新事物来适应我们老的管理模式,否则这些老的模式将成为创新的阻碍。此轮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从我们自身改起。”“上海的优势是开放,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必须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去年5月以来,市委书记韩正,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等深入区县、园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密集调研,多次召开专家、院士、企业家等座谈会听取建议;带领各部门,围绕人才、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科技金融、财税、国资国企改革等相关专题,广泛听取意见,深入研究。

  对于参与课题调研的相关单位和部门而言,这是怎样一种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状态?市委组织部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调研过程中多次赴外省市,学习他人所长。那天,他到北京中关村调研,返沪时已是下午5点,一下飞机,就直奔工作团队的办公地点。团队伙伴们连夜消化、整理材料,撰写报告,忙到凌晨,将扎实详细的调研报告呈现在次日的专题讨论会上。而这样一种工作节奏属常态。

  战鼓擂响,万马奔腾。

  各方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市人大、市政协组织了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讨论,提出书面意见;市工商联、市政府参事室等积极建言;各部门和各区县主要领导牵头负责,组织专门力量,认真研究本区域如何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复旦、上海交大、同济、上海科大等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研究机构、社会智库等,也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市发改委的工作人员记得:那天,上海交大校长张杰院士,拿着厚厚一本交大对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建言报告,来到发改委;不但亲手交上报告,还坐下来与工作人员长谈了两个多小时,对于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热切期盼与责无旁贷,溢于言表。

  许多领导干部经常忆起去年12月15日至16日那场充满“自我否定”的市委务虚会:市领导和各部委办局、区县“一把手”,以及部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人员济济一堂,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题畅谈,分析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势和短板。大家认为上海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综合实力和综合服务功能是优势,各类要素集聚是优势,开放是最大优势,然而要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还存在四个方面的重要短板——“缺气”体现在现有收益分配制度不合理;“缺氧”体现在先行政府管理体制不适应;“缺血”体现在市场化投入与退出机制不完善;“缺筋”体现在产业链、创新链还不健全。“建科创中心今后到底要发展些什么,政府如果一时想不清楚,那就只做一件事——放。尽可能放开管制,腾出空间,让民间、社会去思考去行动”……酣畅淋漓的交流碰撞中,体现了问题导向、国际视野、批判思维、开放精神。共识越来越清晰:“创新不是管出来的,而是放出来的。企业和一切创新主体的感受、各类创新人才能否真正集聚,这是一座城市是否拥有好的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的根本评价标准。”马蹄声疾催奋进。本届市委第一个跨年度进行深入研究的一号课题,自去年5月以来,一直紧锣密鼓地进行。课题调研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去年5月到今年2月,本市各部门、区县、高校、科研院所聚焦体制机制瓶颈问题,开展了前期研究,收集梳理了大量的来自一线的情况和问题。第二阶段,今年2月25日羊年春节过后上班首日,市委召开课题研究启动会,对一号课题进一步动员和部署,在调研梳理的基础上,明确了具体专题和任务。

  解题,“诊断书”条分缕析不足与差距

  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课题组形成了上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诊断书”。

  优势显而易见。在上海,集聚了大量的创新资源,具有较强的科技和产业创新能力,有较高的国际化程度,还具有较好的改革创新基础条件。而更重要的是,进行自我解剖,找到不足与差距——

  政府管理体制,哪些方面不适应创新发展的需要?调研显示,政府管理过多、过死,制约了创新创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管理审核程序繁琐,审批流程周期长,前置审批过多,多头管理现象突出。例如,本市检验检测行业资质审批事项共16项,涉及质监、农业、安监等9个部门,各审批事项基本技术要求类似,审核内容重复,增加了经营成本。政府科技创新投入管理分割零散,缺乏跨部门统筹联动。2014年市级政府财政科技投入129.1亿元,分散在科技、经信、国资、发改、教育、知识产权等部门,科技类专项资金超过18个,交叉重叠,缺乏协同,造成了科技资源配置的分散和浪费。

  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的差距有多远?调研显示,集聚国际国内一流创新人才的制度不健全。其中包括,引进国际一流人才的政策环境亟需完善;户籍和居住证制度还无法适应创新创业人才的特点;科研人员缺乏宽松的科研环境;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社会保障制度并轨尚未落地,使得科研人才“双向流动”受到阻碍;海外科研和创新人才就业服务的便捷性不够等。

  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为何总是“遥不可及”?调研显示,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交易体系不通畅。高校、科研机构不少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且自身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能力较弱。知识产权执法保护不足,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利用市场化机制促进成果转化的新型产业技术研发组织缺失,面向行业的技术创新服务不足。

  “诊断书”还显示: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制还不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创新成果收益和分配机制不够合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共性技术平台支撑能力不强;缺少服务功能完善、配套环境好的创新创业集聚区等。

  “山重水复”的解题过程中,探出“柳暗花明”的破题路径:

  市委书记韩正要求,全市各方面系统研究谋划,聚焦四个方面,共同破题:按照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四新”要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级水平,进一步聚焦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创新产业项目;围绕激发创新主体、创业人才的动力、活力和能力,破除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瓶颈;培育鼓励支持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围绕宽容包容开放的创新创业氛围;进一步把集聚人才这篇大文章做大,使人才更好迸发创新活力。

  破题,拿出更大勇气更多智慧推进改革

  上海秉承什么理念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开放、开放、再开放。

  “审题、开题、解题”之后,课题组开始着手制定上海建设科创中心行动方案。此番“破题”,是像以前那样立足于体制内,还是面向全社会?是面向市场给体制机制动一番“大手术”,还是在传统基础上修修补补?

  毋庸置疑,既然是“破题”,就不能囿于体制内的修修补补,而应在政策制订中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撬动固化的藩篱,激发社会活力,来共同建设科创中心。

  今年3月30日下午,市委举行专题会议听取一号调研课题推进情况。韩正说,一号课题正处于调研转化为实施文件的关键阶段,在下一步深化过程中,必须始终立足国家战略,牢牢把握时代特征,突出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上海要建设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国际化的大平台,秉承开放的理念吸引所有人来参与;要融入‘互联网+’时代、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同步推进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要以开放的理念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真正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城市文化和环境。”

  在相关会议上,市领导进一步明确要求,通过这次课题调研,下大力气,啃硬骨头,突破深层次制度瓶颈,形成一套针对性强、力度大、切实可行的改革举措。

  制定上海建设科创中心行动方案过程中,市委召开一系列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代表十分关心如何打通产学研用“中梗阻”、提前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与项目,对于打破现有体制机制和政策瓶颈、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环境等问题,提出了中肯建议。国有企业、外资研发中心、民营科技企业、草根创业者代表,不约而同关注如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创造活力……聚焦大家共同关注的瓶颈和症结,课题组集中力量研究突破,对行动方案和政策措施进行反复讨论和修改。

  终于,《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正式出台,22条新政策新举措针对性强,充满行动力,跃动着开放与创新的“火花”——

  体制机制改革,重在清除各种障碍,突破各种瓶颈。过去,一些创新类产业、项目在政府审批时经常“卡壳”。根据《意见》,上海将对企业创新投资项目,取消备案审批;放宽“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市场准入管制;放宽企业注册登记条件,允许企业集中登记、一址多照,便利创业。还将改变部门各自分钱分物的管理办法,建立跨部门的财政科技项目统筹决策和联动管理制度。

  梧桐引得凤凰来,上海这棵“梧桐树”,将更加枝繁叶茂。根据《意见》,上海将进一步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试点探索技术移民制度。健全以居住证积分为核心的国内人才引进政策,更好地吸引创新创业人才在上海安家落户,使上海成为创新者家园、创业者乐园。拓展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允许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到科技创新型企业兼职兼薪。

  打通产学研用的“中梗阻”,构建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意见》明确,下放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科研院所管理体制,探索建立科研院所创新联盟,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为支撑,组织重大科技专项和产业化协同攻关。降低政府采购和国企采购门槛,扩大对本市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采购比例。

  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有大树参天、有灌木葱茏、有芳草萋萋、有百花盛开。上海将营造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的环境,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同时,布局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集聚区,撑起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四梁八柱”。

  《意见》出台后,上海还将紧接着出台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文件。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新常态下,发展动力更多靠改革,而进入深水区、攻坚期的改革,涉及的矛盾、触及的利益更复杂。推进改革,上海干部群众将拿出更大勇气、更多智慧,激流勇进。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