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网 产业创新工作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众创空间 >> 园区规划
四川自贡高新区:“高新智造”漂洋过海销全球
0
发布时间:2017-09-18 浏览数:1190 来源:四川日报

  在自贡高新区板仓工业园区华西能源工业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华西能源”)展厅内,一幅世界地图格外显眼:上面标注着的一个个醒目的小红点,显示出一台台锅炉从这里销往韩国、巴西、巴基斯坦、泰国、印度、古巴、俄罗斯等国家……是的,他们的产品借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从这里出发,漂洋过海,走向全球。

  作为自贡高新区“走出去”的重点企业之一,华西能源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较好的口碑和较高的知名度,近年来累计出口创汇4.82亿美元。

  面对经济新常态,实现企业转型发展是自贡高新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发掘新的绿色增长点、加速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诠释”。

  借力“一带一路”倡议“高新智造”远销全球

  今年初,华西能源与泰国波艾生物质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建设泰国生物质发电2号机组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泰国生物质发电机组中的“巨无霸”。

  华西能源布局全球:与土耳其、巴基斯坦、泰国、斯里兰卡、塞内加尔等国签订工程总包和投资合同,开辟海外市场,锅炉产品销往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

  未来,依靠现有项目的地域优势,华西能源打造中巴、中蒙、中老、中柬等能源产业走廊,形成海外能源项目集群,提升海外品牌影响力。

  在华西能源等龙头企业带动下,凯茨阀门、长城硬面等40余户创新型企业生产的“高新制造”漂洋过海出口20余个国家和地区。运机集团分别与蒙古、马来西亚、印尼、伊朗等签署了协议,运机集团等企业可望在年内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自营出口。

  “能源建设”是“一带一路”的重要主题之一,对外工程总包类企业“走出去”能形成较大的出口拉动,节能锅炉、CNG和LNG压缩机、泵阀等园区优势产品在电站建设、天然气压缩站建设、油气输送管道建设等目标市场拥有巨大的需求。

  而这正是自贡高新区的产业优势所在。目前,自贡高新区已形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三驾马车”,其中,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集中度高,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0%。园区已建成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逐年增加,以锅炉、阀门为代表的机电产品是出口主力。

  走出去 引进来 科技创新成“主引擎”

  在自贡高新区“创新驱动”的核心战略引领下,华西能源将目标定位在中高端市场,并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树立起“自贡高新智造”的金字招牌。

  而“自贡高新智造”漂洋过海走向世界正是得益于高新区创新驱动的发展“内核”: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依托、金融机构为支撑、科技服务机构为纽带的“政产学研资”协作体系在高新区日趋完善,其产学研平台建设正向深度和广度扩展。

  “引进来”。瞄准产业高端,实施产业链招商。浙江大学自贡创新中心2014年落户自贡高新区,中心围绕自贡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医药、电子信息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技术创新和研发,组建了7个研发中心、2个公共服务中心,已累计申请专利223项。

  在浙江大学自贡创新中心的创新引领带动下,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核心技术、重大项目和高新企业纷纷落户高新区,成为推动高新区发展的强劲内生动力:西部地区最大的输送机械设计制造企业自贡运机集团,其自主研发生产的管状带式输送机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以上;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肌醇”“羟基脯氨酸”等产品加快产业化;兆强环保与四川大学进行“磁性液体的研究与开发”;科达节能加热炉黑体强化辐射节能技术的研发运用;工业泵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走出去”。鼓励高新企业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推动园区企业“走出去”,采取海外并购、投资建厂、工程承包、研发中心等多种方式,实现园区工业与国际市场需求对接,在区域合作及国际经济格局调整和产业合作中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今年8月,自贡高新区与成都高新区签订《关于在自贸框架内开展协同创新发展的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自身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产业结构特色、贸易便利化、产业培育等方面开展多领域合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依托双流机场、天府国际机场和“中欧”班列(成都),协力打造两地铁、空货运中转中心,开通双方园区货运专线。同时,双方共同承接全国、全球产业、科技、人才、金融等资源,共同推动与长三角、珠三角、港澳台等地区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

  近年来,高新区引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20家,累计孵化企业30余户。如今,高新区的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集中了全区近80%的专利,全区拥有自主研发机构的企业比重达35%,创新型企业占全区企业总数的比重达4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52%。园区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科研项目95项,其中60项成功转化,实现产值约30亿元,成为创新驱动的生力军和“主引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