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国家级双创区域示范基地,获批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大千亿级产业园落地,众多高端平台生根,一大批领军型高层次人才快速集聚……
漫步威海高新区这片热土上,处处可以感受到创新、创业的活力与激情。
在当下创新热潮蓬勃涌动之际,如何抢抓国家级双创基地建设机遇?威海高新区将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紧密结合、良性互动,充分整合科技园区、大学校区、产业园区“三区”叠加资源,共同发力。
“到2020年,全区集聚各类‘双创’人才10万名,双创载体150万平方米,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孵化、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等服务机构和开放平台,使威海高新区成为创新活力迸发、创业激情汇聚的示范区。”威海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伟说。
产业集聚 打造链式创新格局
今年7月7日,威海打印机生产基地最大配套企业——亿和精密工业控股有限公司OA项目入驻威海高新区签约仪式举行。
该项目是威海高新区链条式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在威海市五大重点创新产业园之一的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内,围绕惠普(三星)等龙头企业,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胶辊、硒鼓、注塑件等新的配套企业迅速聚拢,正推动威海加速成为全球打印机“产能第一、技术第一”的新高地。
龙头企业不仅是创新的实施者,也是“双创”的推动者。近年来,威高集团、金猴集团、北洋集团、迪尚集团、光威集团等园区内骨干企业,持续推动技术创新,新上可降解心脏支架、血液透析、中国服装数字化设计研发中心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创新项目,建设国家级企业创新中心8家。与此同时,骨干企业纷纷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成立了总规模25亿元的5只产业基金,对优秀的创新企业和创业项目进行投资或收购,扶持创业企业发展,延展了产业创新链条。以北洋集团为发起人之一的山东省首批天使基金威海高新北创天使基金,仅去年就扶持“双创”项目19个。
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专业园区为载体,“双创”项目呈现加速集聚之势。到2020年,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与智能装备两大园区将集聚双创项目500个以上,打造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两大千亿产业集群,形成集成创新、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筑巢育凤 完善创业孵化体系
“这是我们研发的微生物处理系统,该产品把当前微生物室工作人员手工处理样本的方式替换成全自动机器人处理方式,既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威海百博医疗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于志凯介绍说。
微生物样本处理智能机器人系统,是该公司研发团队耗资900多万元经过3年多的时间研制而成的高技术成果。该系统已拥有2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同类设备对该领域的垄断。百博医疗的成功与孵化器的培育密不可分。2014年年底,百博医疗入驻北洋孵化器,在孵化器的帮助支持下,获得250万元天使投资,随后成功申报省级“一企一技术”创新企业和威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驶入了发展“快车道”。
像百博医疗这样经过孵化培育取得成功的初创企业不在少数,这得益于威海高新区有大批专业的孵化培育基地。近年来,威海高新区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器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威海职业学院等驻区高校纷纷建设高校创新创业园,北洋集团、迪尚集团、威高集团、华田集团等企业建设了创新梦工厂、创业咖啡、专业加速器、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载体,威海高新区管委会兴办的火炬创新创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和国家级留学生创业园区……威海高新区孵化面积达60万平方米。
这些孵化器,不仅免费为初创者提供办公场地设施,还从项目审批、人员安置、政策落实到咨询、培训、资金等实行“全程跟踪式”一条龙服务,极大降低了创业者的创业成本。从这些孵化器里,先后走出73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目前,由威海高新区管委主导、市场化运作的近百万平方米的“双创”科技园,正在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与智能装备两大园区内如火如荼地建设,一期45万平方米已经完工,30多家初创期科技企业将陆续入驻。
从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始、从育苗起步,威海高新区构建了“高校院所育苗、政府孵化加速、企业园区产业化”的完整创业孵化链条。到2020年,威海高新区创业孵化总面积将突破150万平方米,更多科技“小巨人”将脱颖而出。
平台支撑 营造一流“双创”生态
当前,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威海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等重大部署,为威海高新区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威海高新区乘势而上,大力搭建平台、创新服务,为区域创新创业提供强大保障。在各类创新服务平台的打造上,威海高新区已经全面发力。
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韩国创造经济革新中心等技术平台相继落地,工信部电子信息产品试验检测中心、国家暖温型海洋大气自然环境试验站、黄河计量研究院等30多个创新服务平台加快布局和建设。这些平台,将在威海高新区为众多企业科技创新、技术转移、检测认证提供国家级的专业技术支持。
成立“统借、统支、统还”的资本运作平台,对威海高新区资产统一整合、统一包装、统一融资,管理资本超过30亿元,预计撬动社会资本超过100亿元。前不久,威海高新区申请的18亿元国家“双创”孵化债券得到国家发改委全额批复,成为威海市首只发行的“双创”孵化债券,为推动“双创”注入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启动实施人才强区工程,搭建校企地合作平台。与国内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产学研合作,建设实验室、技术转移中心、创新创业园等方式广泛吸引人才。目前,威海高新区聚集了中央“千人计划”专家、泰山学者、海外归国创业人员等高层次双创人才260余名,人才总量达到5万人。
经过用心谋划、全力打造,如今威海高新区形成了“有平台、有载体、有人才、有资金”的“四有”双创服务体系。
“下一步,威海高新区将以获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为契机,不断探索实践,持续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打造一批创新创业品牌,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打造发展新引擎。”威海高新区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