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方兴未艾及“创新驱动”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作为培育创新企业“温床”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和加速器呈现爆发式增长。据科技部火炬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各类创业平台近8000家,其中孵化器数量和规模均居世界首位。
孵化器是个“舶来品”。1959年,美国人乔·曼库索最早提出了“企业孵化器”的概念,并在纽约的贝特威亚(Batavia)成立了全球首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987年,全国首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诞生。随后的30年间,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企业孵化体系逐步建立。孵化器成为吸纳培养人才、创造社会就业的载体。
从国外到国内,这是企业孵化器过去走过的路;
从国内向国外,这是离岸孵化器正在掀起的潮。
“嘉兴·长三角”作为中国科协海智工作基地,与全国各地海智基地不同的是,它由嘉兴市与总部坐落于此的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院地合作共建”,最大优势在于能够集成当地创新需求和研究院人脉资源。这一模式,在推动“离岸双创”方面体现得更加明显。
2015年6月,嘉兴市和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共同创建“嘉兴·硅谷海纳孵化器”,迈出了嘉兴在海外设立离岸孵化器的第一步。
“不同于其他地方,嘉兴离岸孵化器探索了特有的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并形成了完善的体系,成为招才引智的‘桥头堡’,联系海外的‘连心桥’,院地合作的‘新名片’。”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连小敏表示。院地共建离岸孵化器,嘉兴全球招才引智有了“新法宝”。
全球布局:
开通越洋引才“直通车”
5月12日,“嘉兴·海宁·伦敦海纳孵化器”在伦敦金融城WeWork众创空间揭牌成立,4个项目进行现场路演。
5月16日,“嘉兴·平湖·慕尼黑海纳孵化器”在慕尼黑原西门子工业园区揭牌成立,8个项目机构现场对接。
5月25日,“嘉兴·嘉善·纽约海纳孵化器”在纽约华尔街附近揭牌成立,4个项目选择在站内进行预孵化。
2017年的5月,嘉兴步伐铿锵。伴随着三个海纳孵化器在三个国家的“落地生根”,嘉兴拉开全球招才引智的大幕。其实,开通越洋引才“直通车”,嘉兴并非首次“试水”。早在2011年,嘉兴便在英国伦敦建立了首个海外人才工作站,之后更在日本、德国等国相继“落子”。截至2016年底,我市已经建立海外人才工作站(点)14个。
既引人才,也招项目。2016年5月,在海外人才工作站基础上,我市首个离岸孵化器——“嘉兴·硅谷海纳孵化器”在美国硅谷揭牌成立。运行两年来,该孵化器建立了项目征集、筛选、入驻、孵化、出站、落户等管理制度,并通过高附加值的创业培训、配套服务及后勤保障,形成了与嘉兴联动的工作机制和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2016年12月16日,一个普通的日子,因一个特殊的事件而变得并不普通。
一艘全新打造并命名为“创业号”的画舫,在南湖畔红船旁起航。这艘全长20.5米、宽4.3米的“创业号”,成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精神之舟”和人才工作的又一项标志性载体。在“创业号”首航中,市委组织部、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分别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签订深度合作协议。协议明确,依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在全球布局,共建7个离岸孵化器,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项目引进力度。
嘉兴·南湖·悉尼海纳孵化器、嘉兴·秀洲·圣地亚哥海纳孵化器、嘉兴·嘉善·纽约海纳孵化器、嘉兴·平湖·慕尼黑海纳孵化器、嘉兴·海盐·法兰克福海纳孵化器、嘉兴·海宁·伦敦海纳孵化器、嘉兴·桐乡·波士顿海纳孵化器……全球布局引才,嘉兴开启离岸孵化新篇章。
“依托前期硅谷·海纳孵化器的运行经验,我们总结出在孵化器建设上要有‘三个重’,即工作经费重‘足’、基地选址重‘优‘和人员选择重‘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国际合作部部长于江涛介绍说。
工作经费重“足”,硅谷海纳孵化器作为先行试点,每年投入100万元运营经费,保障日常管理,根据合作协议,7个离岸孵化器由我市7个县(市、区)分别提供运营经费,并根据合作协议,每年进行绩效考核,给予优秀站点相关奖励。
基地选址重“优”,7个离岸孵化器均位于交通便利位置,或坐落于科技园区内,或靠近企业聚集区。孵化器同时采用半开放式办公,可容纳多个高新技术初创团队。入驻团队还可共享孵化器所在科技园的多功能会议室、大型活动室、百兆宽带等办公资源及餐厅、咖啡休息区等生活基础设施。
人员选择重“强”,坚持“当地物色+国内选派”两种途径保障人员到位,目前各离岸孵化器均已物色聘请工作人员,负责维护孵化器日常运营及服务入驻团队。
“在全球布局建设8大海纳孵化器,是我市深思熟虑后做出的‘版图扩张’选择。它也是嘉兴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紧密合作、积极探索的一种‘人才+项目+资本’的新型引才方式,有效推动了人才项目‘孵化在海外,转化在嘉兴’。”连小敏表示。
带土移植:
赋予项目成长“生命力”
8月,带着自有资金1000万元,由清华大学学士、美国西北大学MBA刘磊和清华大学硕士、马里兰大学博士张昶共同领衔的“在线结构健康监测”项目,正式落户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该项目利用最新研发的在线无损检测传感器网络,对包括结构响应在内的结构系统进行特性分析,达到监测结构状态的目的,从而使结构具有智能化,以此提高安全监测效率,降低运营维护成本。项目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能源工程、工业制造等领域,拥有多项国内外专利,软硬件产品均已成熟。目前,项目已与中国中车签订合同,将陆续为我国动车组各关键部件进行在线结构健康监测。
“这是一个典型的‘带土移植’项目。”嘉兴·硅谷海纳孵化器负责人吴毓琦介绍说。去年11月,项目引入孵化器。培育期间,项目负责人三次应邀到访嘉兴,与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对接交流。“通过离岸孵化器,我们对将要实现创业梦想的嘉兴有了更好的了解,对未来的发展也充满了更大的信心。”在该项目负责人看来,之所以选择嘉兴,不仅是看中了这里的地理位置优势,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着适宜项目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政府对海外人才项目格外重视支持,与项目关联度高的产业配套基础扎实。
为赋予这一“带土移植”项目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吴毓琦正与南湖区进行沟通协调,相关创业支持计划申报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今年6月,该项目还通过孵化器平台申报了嘉兴2017年“红船杯”创业大赛,目前已成功进入9月的总决赛。
引才入驻,描绘新蓝图;带土移植,闯出新路径。正如有些植物在移栽时需在其根部保留一定土壤才能成活一样,实践发现,科研成果在转化时,也面临着一个“带土移植”的问题。
嘉兴离岸孵化器将引才入驻和“带土移植”全面整合,即人才项目可在海外先孵化,成熟后再移植。秉持这样的理念,嘉兴离岸孵化器形成了项目征集入驻、引进孵化服务和团队带土移植的基本运行模式,构建由海外到国内孵化、引进、落户等一条龙服务体系。
注重“优质+匹配”要求,借助所在地人才集聚优势,通过和当地清华校友会等合作及海外学子浙江行、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收集、遴选、孵化一批有意向到嘉兴创业、与嘉兴“八大千亿”产业关联度高、技术领先并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好项目入驻平台。
坚持“实体+虚拟”孵化,对入驻项目提供场地支持及创业创新指导,不定期举行专题讲座、创业交流活动、政策咨询会和“资智”对接会等。落户项目经评审可得到“海纳英才支持计划”,获得包括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50万元创业启动支持、嘉兴地方政府100万元项目扶持、商业银行给予最高500万元贷款授信、最高500万元风险投资基金的“5155”支持。同时,针对部分成熟产业化项目进行虚拟孵化,迅速与国内建立联系,实现精准引入、快速高效落地。
开通“常规+绿色”通道,对于入驻项目,每季度进行进度考核,对于符合要求的项目积极推荐申报人才创新创业支持计划。建立项目评审绿色通道,给予优秀出站项目不受地方评审时限限制政策优惠,经评审可入选A类、B类、C类人才项目,可获得最高500万元资助,提高项目落地效率,实现“带土移植”。
截至目前,我市全球布局的离岸孵化器已累计入驻孵化项目95个,已完成项目孵化出站45个,其中“带土移植”人才项目19个。
顶层设计:
营造创新创业“新生态”
6月30日至7月1日,“智汇禾城·星耀南湖”百名“青千”嘉兴行活动举行,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组织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院校的近百名“青千”专家走进禾城,了解嘉兴科技人才政策,并进行项目路演对接。
7月5日、6日,来自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学者、生物医药方面的领军人物、高分子材料方面的技术先锋等12名海智专家齐聚嘉兴,先后走进归谷嘉善科技园、嘉兴科技城进行交流对接。10个由海外创新团队带来的特色项目进行现场推介。
7月19日,国千特聘专家、中国科协中国海归创业联盟理事长、美时医疗董事长马启元,国千特聘专家、美时医疗技术总监高而震一行来到嘉兴,开展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考察和“超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项目对接。
7月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无人机侦察技术专家樊邦奎一行来到嘉善,走进浙江科比特科技有限公司,参观考察无人机组装车间,现场体验无人机投递物品演示,对公司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并就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相关事宜进行探讨。
……
2017年7月,嘉兴人才荟萃。“青年千人专家、海智专家、两院院士接连走进禾城,说明这座城市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正在不断增强。”嘉兴市科协主席李轩渠表示。这也说明,中国科协“海智计划”浙江(嘉兴·长三角)工作基地的效应也在逐步显现。
“海智计划”全称“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由中国科协与35家海外科技团体于2003年12月共同发起,2004年2月正式启动实施。海智计划旨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海外华人科技团体的联系,充分发挥海外人才和智力优势,发动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共同参与,为海外人才回国工作、为国服务搭建平台。目前加入到“海智计划”的海外科技团体已经超过100家。
自2014年浙江(嘉兴·长三角)工作基地成立以来,依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嘉兴与海外科技社团的联络更为紧密,清华海外学子浙江行、海智专家嘉兴行等活动接连开展,促成400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嘉兴(浙江)进行对接交流,促成科学家在线、特种材料的3D打印技术等64个项目落地。浙江(嘉兴·长三角)工作基地更是连续两年获评全国先进。
人才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人才优势是最根本的优势。据统计,截至2017年6月,我市累计拥有国千专家182名、省千专家148名,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58家。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日益明显,20家领军人才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64家超千万元,超百万元企业92家,上市企业达9家。
引进海外人才不仅需要好载体、好平台,更需要好政策、好环境。积极贯彻中央、省委要求,我市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列为全面深化改革重点项目,明确提出要打造人才发展最优生态,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活力、释放人才红利。
顶层设计是招才引智的制胜关键。2017年1月,我市出台《关于打造最优人才生态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我市继2005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和智力开发工作的若干规定》、2009年出台《关于加强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政策后,推出的又一具有重要意义的人才制度供给,也是力度最大的一次人才制度创新。4月的全市“两会”上,嘉兴史上最为集成的人才工作体系——“585”人才工程推出。它包括环环相扣的五大体系、瞄准中心工作的八大行动和涉及难点问题的五大工程。
从指导意见到工作体系再到具体实践,嘉兴营造创新创业“新生态”的路正越走越稳。院地共建离岸孵化器,视野正越来越宽广,格局正越来越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