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双创”交出上半年成绩单——截至6月底,全省共有各类市场主体557.6万户,同比增长12.1%,每万人市场主体拥有量为998户,位居全国各省区市之首,相当于10个浙江人里就有一个在创业。
“今年上半年,光我们在杭州4个园区的创业企业就增加了150多家。”作为浙江唯一民营“A类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银江孵化器,近日在新三板成功挂牌,CEO常婷婷说,创业企业入驻迎来高速增长。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涌动背后,离不开以“最多跑一次”为目标的商事制度改革。一系列简政放权新举措激发了市场内生活力。今年上半年,全省新设各类市场主体52.9万户,同比增长14%,相当于平均每天新登记市场主体4408户。
今年2月以来,省工商局第一批“最多跑一次”改革事项清单公布,注册企业更方便快捷。点点鼠标上上网就能搞定企业名称审核,在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情况下,最快花半天时间就能拿到营业执照。7月1日起,全省正式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至今全省已办理“多证合一”营业执照4万余份,办理证照由跑多次降为跑一次,承诺办理时间由原先的最少12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工作日。
细看市场主体的新增情况,不难发现,上半年第二产业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持续回暖。数据显示,上半年第二产业新登记企业3.38万户,占比18.65%,同比增长31.4%。其中,制造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上半年新设2.41万户,同比增长22.91%,高于新登记企业同比增长18.85%的增速。
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制造业企业注册数量的增长,符合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振兴实体经济的发展趋势。
八大万亿产业是新登记市场主体的热门领域,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环保产业的热度最高。上半年,全省新登记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1472户、环保产业企业675户,同比分别增长54.8%、46.1%,在册数量分别达5.6万户和1.7万户。
市场主体有增也有减。近年来,浙江通过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淘汰落后产能,降低企业成本,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半年,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6个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注销企业47户,注销量同比增长34%。
随着金融监管不断加强和金融秩序的规范,上半年金融类企业注册首次出现负增长。上半年,全省新登记金融类企业1614户,同比下降11.7%。这表明金融业脱离实体经济的“虚火”正在退去。但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双创”的势头更加强劲,上半年创业投资基金类公司设立数量和注册资本规模均迅猛增长,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2%和95.9%。截至6月底,全省共有创业投资基金类公司8988户,注册资本规模达1.3万亿元,平均每只基金规模为1.4亿元。
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认为,今年上半年,虽然房地产业仍然在新注册企业的热点投资领域之列,但电力行业已超越房地产业坐上我省新注册企业热点投资领域的头把交椅。该负责人分析,投资热点的转换受政策环境影响较大,售电业务向社会资本开放及新能源的推广使用,将使电力行业脱颖而出。